境外美元保单可以在境内完成投保和签约吗?
境外美元保单的兴起
从大约2010年左右开始,内地逐步掀起了一股到香港购买美元保单的热潮。不管是中产家庭还是高净值客户,都热衷于赴港购买美元保单,保险产品的种类包括重疾险、全球医疗险,还有最受欢迎的美元储蓄保险,以及所谓的“大额美元寿险”保单。保费少则几千美元,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上千万美元的巨额保单都屡见不鲜。
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内地居民保险意识的显著增强,从早年觉得保险都是骗人的,到后来逐步理解保险的必要性,以及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
其二是内地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从以前的改善生活水平,到能够提高生存质量,配置必要保障,追求更高的医疗水平、海外教育、资产配置等需求。
其三是内地现有保险产品的不足,从产品设计,保障范围、投资收益等方面,似乎都与境外美元保险差了一大截。现在来看,经过10年的追赶,重疾险等产品从设计层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重疾险、储蓄险的投资分红收益,人寿保险的最高可保保额和杠杆(保额和保费的比例)等方面,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这股赴港投保美元保单的热潮在2016-2017年,随着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达到了顶峰。去香港过个周末,顺便买个保险,甚至做个体检,打个HPV疫苗,成为中产和高净值家庭的一种新时尚。
伴随着香港保险一起升温的,还有对美国保险、新加坡保险等其他境外地区保险产品的需求。由于出行的便利和海外旅行的越来越普及,内地居民在保险产品方面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多。
为什么境外保险一定要到境外投保?
那究竟为什么投保境外的保险一定要本人亲自到境外完成投保流程呢?这主要是内地银保监会对于境外保险在境内投保的限制:
一方面是对于境内保险企业的保护,避免与境外同类产品进行直接的竞争。毕竟内地的保险产品在产品设计、保费定价、投资和回报等方面有诸多的限制,直接与境外产品竞争难免会吃亏。
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外汇的流失。境外美元保单需要通过境外银行账户和资金直接进行保费的支付,一部分客户是利用已经在境外的资金购买境外保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客户是用人民币换汇到境外完成支付的。
疫情之后的两难
然而2020年的新冠疫情,令境外投保美元保险产品变得不再现实。内地居民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窘境,要么选择内地看起来不太有吸引力的保险产品,要么就干脆不买保险。
在境外投保的热潮逐渐降温之后,似乎很多人选择了后者。尤其是非医疗类的,储蓄分红和大额人寿保险产品,大家在内地没有足够吸引力的产品情况下,很多最后选择了别的替代品(比如余额宝或者基金),又或者干脆放弃了通过大额人寿保单这样的工具来做传承安排的想法。
但内地居民对于美元储蓄分红保单所提供的中长期稳定回报收益,大额人寿保单提供的高人寿杠杆和传承保障的需求又是实实在在,且目前在境内保险市场无法找到替代品的。那到底是否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两难呢?
内地居民不出境如何实现境外保险产品的投保需求?
虽然目前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内地居民个人作为投保人是不可以在境内完成境外保险产品的投保的,但有这么两种情况,能实际上实现内地居民获得境外保险产品收益或者人寿保障的目的。
01 已经设立境外家族信托的
不少内地高净值客户已经或者正在考虑设立境外家族信托,以实现资产保护、税务筹划以及资产传承安排的目的。常见的境外信托设立地点包括香港、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BVI)、开曼群岛(Cayman Islands)等。海外家族信托不仅能持有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还能持有保单、公司股权、艺术品等实物资产。其中信托持有保单就为客户本人不出境完成境外美元保单的投保提供了可能。
在已经设立海外家族信托的前提下,保单可以由信托持有。此时保单的投保人就不再是客户本人,而是信托架构下的海外控股公司。保单的投保文件也将由控股公司的董事或者授权代表签署。控股公司董事通常由信托公司在海外的指定职员担任,这样信托公司就可以代表客户家族信托在海外完成投保文件的签署。
不管内地客户(的海外家族信托)投保的是境外的美元储蓄保险,还是大额人寿保险,保单受益人通常都设置为家族信托。未来的保单投资收益或者赔付金,都会由家族信托按照委托人(即客户)在设立信托时拟定的“意愿书”来分配给家族信托受益人。
02 未设立海外家族信托的
对于还未设立海外家族信托的客户,一些海外保险公司也特别设立了集合信托来为客户持有保单。内地客户只需在境内签署信托委托授权文件,最后保单的投保文件将由集合信托在海外为客户完成投保文件的签署。
这项由保险公司发起的集合信托服务完全免费,不同客户之间的权益互相不受影响。对于客户来说,与个人直接投保没有区别。受益人也和正常保单一样可以由客户选择指定的个人。
如果内地客户未设有海外信托,但在海外持有离岸公司(如BVI公司),也可以由客户名下的离岸公司作为投保人持有保单。离岸公司通常有离岸的秘书服务公司可以在外海协助完成相关文件的签署。
不管是通过海外家族信托,保险公司集合信托,或者客户名下的离岸公司持有保单,本质上投保文件都是在境外完成签署的,所以并没有违反国内监管部门对于境外保单不能在境内签署的要求,但同时又满足了客户对于境外保险产品的需求,也算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尤其在目前疫情无法出境的情况下,为越来越多的内地客户所使用。
在目前的疫情下,保险公司还进一步放宽了对于体检的要求,对于指定的有健康核保要求的保险产品(如大额人寿保单),内地客户可以在内地指定的诊所完成基本的核保体检,这样整个流程客户都完全不需要出境,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于客户真的是极大的便捷。
境外美元保单有什么优势?
让内地客户们趋之若鹜的境外美元保单究竟有什么样的优势是内地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呢?我们就以目前最受市场欢迎的两个产品作为例子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01 指数挂钩型万用寿险(Indexed Universal Life)
这类计划提供高额的人寿保障,针对内地客户提供的保额可达5000万美金及以上。同时提供高保费杠杆,以一位36岁健康男性为例,保额和保费的杠杆可达10倍以上(例如100万美元保费,保额1000万美元)。不管是从最高保额还是保费杠杆来说,都要远高于国内同类人寿保险。
保费投资挂钩标普500指数或者标普500/恒生综合指数,并设置了最高回报限制和最低回报保证,这样即使在股市大跌的年份,保单也不会出现亏损。根据历史回报测算,挂钩标普500指数的年平均回报率为5.90%,挂钩标普500/恒生综合指数的年平均回报率为5.25%。
02 分红型终身寿险(Whole Life)
这类计划主要提供稳定的储蓄分红收益(类似香港的美式储蓄分红险)。客户可以选择整付、5年付或者10年付的保费支付方式,并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回报。保单的收益也可随时提取,保单的年化收益在4-4.5%左右。相比国内同类年金型保险,投资回报还是要高的多,同时又提供了人民币之外的一种美元资产分散投资。选择这类产品的客户多数都是为孩子或者自己做一份中长期的稳健储蓄计划,尤其是为孩子将来海外教育等做提前的储备。
保单还能做低息抵押融资?
有大额人寿保障需求的客户多数是国内的企业家、高管或者专业人士,需要的人寿保额在几百万到几千万美元不等。虽然他们可以负担相应的保费支出,但对于保单能够做抵押融资,盘活资金,进而在海外做一些稳健的金融类资产配置,他们还是非常喜欢的。
通常可以用于做保单抵押融资的产品是上面提及的指数型万用寿险(Indexed Universal Life)。由于保单结构的特性,海外私人银行接受这类保单作为抵押物为客户提供融资安排。客户通常会把银行融资留在私人银行进行一些分散的配置,配置的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常见的金融资产。
这样的融资安排,银行往往可以提供保单保费同等甚至更高的融资金额,而融资成本大约只需要1-1.5%左右。客户可以根据自身资金需求和风险偏好选择融资比例,同时只需要配置一些非常低风险的资产,其收益就可以完全覆盖融资成本。客户获得资金流动性的同时,又能够获得额外的投资收益。这样的安排在拥有境外私人银行账户或者海外信托的客户中非常普遍。
总结
在当前疫情无法出境,但内地客户又对海外美元保险产品有很大需求的情况下,海外家族信托、保险公司集合信托、客户名下离岸公司等安排为内地客户提供了获取海外保险产品保障和收益的一种有效途径。既能获得高额的人寿保障,还可以获取高于内地保险的稳健美金收益,还能够利用境外美元极低的融资成本提供流动性的安排。对于在海外拥有资产,或者希望做一部分海外资产配置的内地客户,这样的安排是目前来说应该是最优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提到的内容仅作为境外金融市场、私人银行、海外信托和海外资产配置方面主题的分享,并非销售或投资建议。请根据自身配置需求谨慎选择,并咨询您的财务顾问做出妥善的安排。